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许昌新闻 > 长葛市新闻 >

我市2015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

[摘要]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作为省级示范县(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长葛市“十大工程”,作为农业农村示范工程来抓。在巩固2014年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丰富内...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作为省级示范县(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长葛市“十大工程”,作为农业农村示范工程来抓。在巩固2014年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丰富内容、提升标准,扎实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负责、部门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氛围,取得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效果明显、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建设逐步步入常态化、示范村和达标村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等阶段性成果。从每两周定期督查和关键节点抽查情况看,各乡镇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创造了不少经验,也涌现了不少典型,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我市2015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成绩可圈可点。一是按目标完成任务。今年以来,各乡(镇、办)按照《2015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的要求,以清理农村积存垃圾为重点,以建设环卫设施、保洁队伍为保障,集中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全市80%以上的村庄基本达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10%(37个)行政村基本建成示范村。30%的达标村有70个基本合格,还有30个达标村需要提升改造。二是高标准打造精品路线。在全市西部乡镇、东部乡镇规划了两条不同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指导各乡镇及相关局委统一规划、高标准打造,目前西部精品线路基本打造成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东部线路正在规划实施。三是“美丽乡村”与“秸秆禁烧”、“一事一议”“绿满长葛”等工作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美丽乡村与有机结合。石固镇、坡胡镇、后河镇、官亭乡在“三夏”“三秋”关键节点做到边收获边清运,做好秸秆还田及集中堆放工作,搞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有效杜绝了焚烧隐患。董村镇今年投资194万元,涉及12个村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实施道路建设共计5.7公里、排水沟1000米、4个村民文化广场建设。石固镇将“绿满长葛”和“美丽乡村”同时规划落实,按照一路一景的要求新植补栽大叶女贞、高杆石楠、金丝柳等绿化苗木,自11月14日以来已投入绿化资金150余万元,栽植石楠苗12万株,栽植大叶女贞、金丝柳、石楠球等苗木1万余株;坡胡镇投入80余万元栽植核桃、大叶女贞、冬青、雪松等树种4万余棵;和尚桥镇和绿化公司签订合同,投入220余万元,对没有绿化的村全部按规划绿化完毕,并健全完善管护措施,保证树木成活率。

        二、投入力度逐步加大。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年初,各乡镇对辖区行政村公共设施建设建立工作台账、安排工期,对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进行提升。大部分乡镇有计划新修了道路、安装了路灯、铺设了排水沟。坡胡镇8月以来投入近100万元对燕振昌先进事迹参观路线、美丽乡村参观路线进行高标准打造,投资180余万元,对镇区2.1公里省道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全镇行政村投入资金近600万元硬化道路13条,计18公里;架设路灯150盏,粉刷墙体近10万平方。二是加大宣传投入。通过横幅、墙标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和尚桥镇、增福庙乡、后河镇为每个行政村制作环境卫生公示牌上墙,明确管护标准、保洁员职责、保洁时间、责任区域、及监督电话等,形成长效环卫机制和监管机制;石固镇每村设立大型“美丽乡村”宣传栏,岗李村、花杨村、合寨李村,坡胡镇的翟道村、西刘村、牛郑村,坡胡镇楼张村,后河镇沟冯村,长社办刘麻申村主干道全部手绘包含美丽乡村、和谐生活、廉洁勤政、孝敬父母内容的文化墙。石固镇还在长葛报和电视台推广花杨、合寨李等村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炒热思想,营造出浓厚舆论氛围,让“美丽乡村”创建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是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石固镇尝试政府服务外包,引进市场机制,把镇区及27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工作,通过竞标承包给两家专业保洁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确保农村环境卫生长效运行。坡胡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把镇域内3条主次干道两侧的保洁和镇区保洁承包给保洁公司进行保洁。二是探索保洁经费模式。南席镇探索实施了群众出资加政府配套筹措垃圾清运保洁资金工作模式,西街村、游罕村、何庄村在政府人均补贴10元的基础上,每户出资5—10元用于保洁员工资,保障了保洁员工资及时发放,既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又调动了群众参与热情。

       四、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常态保洁机制。大部分乡镇按照“户投放、村收集、镇清运”的要求,引导群众做好门前“三包”,由各村保洁员用电动三轮车集中收集垃圾,摆臂垃圾车每天两将把收集的垃圾转运至镇垃圾中转中心。坡胡镇西刘村保洁员使用大喇叭每天定时到各户门前统一收集垃圾,杜绝了垃圾二次污染,真正做到“日产日清”。二是常态化督查机制。像石固镇、坡胡镇、后河镇、和尚桥镇、增福庙乡、南席镇定期对各村进行督查,大周镇党委书记、镇长每月带领各村支部书记逐村对环境卫生整治情况检查评比,各村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使全镇美丽乡村工作平衡快速发展。全镇上下形成了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考核奖惩机制。各乡镇结合自身情况制订了以奖代补政策,提高各村工作积极性。石固镇专门拿出5万元资金,各村也拿出20%的经费共同设立“美丽乡村”奖励基金,对年度综合考评前5名的村给予现金奖励10000元;6-10名的村给予现金奖励8000元;11-20名的村给予现金奖励5000元;21-25名的村给予现金奖励3000元。增福庙乡每月组织4次美丽乡村工作督导,1次月评,对月评前三名的村分别奖励2000元、1500元、1000元。

       五、亮点打造各具特色。按照“全域整治、示范引领,串点成线、整体提升”的原则,以镇区所在地为中心,以新型社区和示范村为节点,辐射、带动周边旅游景区、交通要道、城乡公路、乡村公路沿线延伸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通过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工作水平,逐步扩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打造出了一批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美丽乡村,后河镇紫金春天新型社区、石固镇花杨村、古桥镇师庄村、老城镇大赵庄村、石象镇坡李王村。

       六、存在问题依然突出。虽然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仍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进展不平衡,好乡镇、村庄有投入、有措施,整治后效果好,差乡镇、村庄基础薄弱、轻于建设,整治效果不明显。二是宣传发动不到位。一些地方没有把握住“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基本原则,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方面力度不够,部分地方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三是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有个别乡镇没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工作还停留在“点上”,仅限于扫扫地、清清垃圾,对保洁员疏于管理,没有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义不容辞的职责、自觉主动的去干好这项工作的高度。四是长效机制坚持不好,工作一阵风。个别乡镇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突击应付检查的侥幸心理,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明查和暗访效果差距太大,没有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解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一个具体体现,要真正做好这件工作,为农民创造一个干净、卫生、健康、安全的环境。

 


《我市2015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changge/28516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