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9 11:53 我要投稿
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对落实有关政策成效明显地区予以激励支持的通知》文件,决定对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措施成效较明显的20个市(州)、20个县(市、区)给予表扬,并对这些地区给予重点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开通企业发行债券“直通车”、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激励措施。长葛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受表彰的县(市、区)。文件下发后,长葛市迅速召开党政联席会、领导干部会,认真学习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今后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锐意进取、主动作为;继续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点工作,再出新招、实招、硬招;充分利用好国家激励政策,转化成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强市。
一、强抓项目建设,在做大增量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大力实施“81239 投资促进计划。在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性服务业、农林水利、社会事业、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推进80个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2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二是扎实推进“45917”建设计划,全力推进四大片区、五大专项等9大类、170个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做好郑万高铁、郑合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配套建设;加快推进许昌至机场快速通道、107国道改建、京港澳高速三号路出站口等项目建设;围绕提升水利支撑能力,开展“水邑长葛”行动工程,突出抓好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全面完成23.7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三是持续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抓住这次国务院对落实调结构、稳增长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地区给予多项奖励政策的机遇,围绕本市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及实施新兴产业“双创”行动计划、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城镇建设等方面做好项目谋划。围绕国家11项重大工程,持续谋划包装储备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并积极申报,争取列入上级支持计划。四是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总投资483亿元的30个台账项目,力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100亿元,税收突破1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2万人。大周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20平方公里不锈钢产业园和“中德金属生态园”规划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业收入700亿元,税收3亿元。
二、力推转型升级,在优化存量上迈出新步伐。一是加快推动工业转型步伐。研究制定《中国制造2025长葛行动计划》,鼓励企业自定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方案,以智能制造为重点,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工业由“加工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围绕“四五四”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亿百千工程”,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00家以上,超百亿元企业达到6家以上,超千亿企业、产业园各达到1个以上,今明两年中森虎皇、宇龙实业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同时,积极稳妥利用兼并重组方式处置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企业”。二是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突出稳农固本,加强高标准粮田建设和3万亩现代农业试验区建设,年内新建高标准粮田3.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5.6万亩,新建高标准水利示范区1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达到53万吨以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新增农民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10家,500亩以上种植大户达到85家以上。支持众品肉制品产业集群做优做强,争创省级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力争再创建1—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以豫星、陉山金太阳等生态农业园为重点,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业园、休闲农业创意园,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推进义乌商贸城、电商服装城、汽车后市场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完善长葛空港电子商务产业园硬件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管理等软件水平,推动京东、淘宝等电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启动实施“十百千工程”,力争三年内培育10个电商平台,100家电子商务转型发展示范企业,1000名“互联网+”专业人才。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众品集团建设5A级物流企业,加快中原物流港、机械仓储物流园建设,推动专业物流园区、物流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努力争创省级物流园区。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重点抓好葛天源、双洎河湿地公园、野生动物园等3家5A级景区建设,推进汽车主题公园二期、佛耳湖旅游区开发等重点项目和前期项目,全力办好葛天源音乐樱花节,积极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全国乐舞之乡,全面激活长葛旅游市场。
三、深化改革开放,在激发活力上取得新成效。一是持续深化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促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模拟审批”,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三证合一”改革成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营改增扩围、消费税和资源税改革,加快市级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广PPP模式,创新PPP项目收益和分配机制;抓住省政府设立新型城镇化、先进制造业等股权引导资金和产业引导基金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项基金化改革资金的参股支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推动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和土地招拍挂全部进入市招投标中心交易。稳妥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统筹做好价格、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改革。二是强力对外开放。大力实施“6622”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全年谋划推介重点招商项目60个,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个,合同引进市外资金220亿元以上;积极参“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瞄准欧洲、东盟等市场,开展国际产能、装备制造合作,年内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5亿美元。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扎实推进智慧园区、863科技孵化园建设,力争年内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市级创新型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继续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力争年内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件以上。加强专利申报、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确保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次。研究出台支持“双创”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业态,年内建成1个创业孵化基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达到省级标准。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智库”建设计划,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强化投融资建设,在破解瓶颈上获得新进展。一是加快企业债券发行。抓住国务院对先进地区建立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直通车”机制的契机,做好与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对接,争取更多专项债券、企业债券获上级批复。二是加强企业上市培育,加快推动新天地药业、瑞之源农业等企业在新三板、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引导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建立领导联系拟上市后备企业制度,积极推动和协调企业上市。加大企业上市资金扶持力度。将优惠政策、优势资源向上市和拟上市企业集中,给予政策倾斜,设立扶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对主板上市企业一次性补贴100万元;创业板一次性补贴50万元,新三板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把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到长葛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上市后备企业,奖励政策可提前约定兑现,对上市时间表明确的上市后备企业可提前享受上市企业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支持轩辕村镇银行建设全国村镇银行结算中心,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到长葛设立分支机构,重点争取浦发银行、光大银行、郑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四是建立银企对接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五是建立企业融资贷款风险补偿互助“资金池”,由政府、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出资建立,全面提升入池企业信誉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六是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立PPP项目库。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一批具有一定收益、前期可操作的项目,建立PPP项目库。目前,已征集项目6大类21个,融资总额127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水务、水利、道路交通建设、生态环保、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五、科学使用土地指标,在节约集约利用上取得新经验。2013年,长葛市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多项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此次,国务院给予长葛市土地指标奖励政策,该市将继续坚持“指标跟着项目走”的方针,科学使用土地指标,做到精准分配,将每亩指标花在急需处、用在刀刃上,做到项目用地应保尽保。一是确保科学利用土地指标,建立市委重大决策研讨制度,将土地指标利用纳入市委重大决策研讨议程,做到土地指标利用科学化、最大化。二是合理利用土地指标。全面落实全域长葛编制计划,打破乡镇区域限制,进行通盘考虑。将土地指标全部用在长葛产业集聚区、大周产业集聚区两个产业集聚区和8个特色园区,用于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三是提高土地指标利用效率。明确企业项目投资强度。规定新上企业项目,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必须达到每亩180万元以上。建设多层标准厂房,要求企业必须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否则,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建设产业孵化园,统一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和12层以上综合性办公大楼,供投资额1亿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租赁或购买使用。四是注重挖潜,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盘活破产企业土地。建立破产企业土地盘活档案,实行破产企业土地盘活责任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负责盘活企业用地。科学制订破产企业收储计划,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激活项目闲置土地。对闲置土地实行“腾笼换鸟”,闲置一年的,督促加快建设,收取土地闲置费;闲置两年的,无条件收回用地,让给需要用地的项目。五是加强用地供后监管。建立用地批后跟踪管理卡,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管理,对于未按合同及时开工、竣工的,以及投资强度、规划设计条件、主要控制指标等不符合要求的,发出警示通知,督促按合同约定建设,努力使用地效率达到最大化。
《长葛市充分利用国家激励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changge/39811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