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0 13:11 我要投稿
长葛市老城镇位于长葛市新区、产业集聚区核心地带,双洎河穿境而过,镇区距京港澳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公里,距郑州国际机场仅需15分钟车程,石武高铁南北穿境而过,总面积51.4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21个行政村,人口5.8万人,耕地4.3万亩,是老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也是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所在的重点乡镇。2015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来到老城镇和平社区考察了该镇的高标准粮田示范方,强调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整”、“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思路。调研结束后,老城镇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考察指示精神,全镇以及考察点和平社区均出现了新变化。
一、总理考察点和平社区发展情况
和平社区是总理在老城镇的考察点。考察结束后,社区群众积极发展农业,特别是对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信心进一步高涨。该社区紧紧围绕“适度化规模经营”这一思路,全力做好“农”字文章。一是加大农业设施投入。新打机井3眼,增添水泵及配套设施3套,添置农业机械3台,并对近500米的生产路进行了规划。二是发展适度化规模经营。总理考察结束后,和平社区4组依托万亩示范方基地建设,按照统一播种、统一犁耙、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的“四统一”模式,对150余亩种粮地块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农资、人力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初步显现出了适度规模化经营的经济效益。养猪大户程福海去年9月份以来,在原来700头的出栏量基础上,对养殖场院进行了扩建,目前出栏量已达到1700头,并依托长葛市“生猪外调大县”的政策扶持,积极申报了55万元的配套扶持资金,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益。三是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位于该社区的食品开发公司主要从事生猪屠宰与肉食分割及初加工,公司固定资产360万,拥有从业人员30余人。总理考察结束后,该公司紧紧抓住去年以来的行情变化和政策支持,积极抓好产业链条延伸,年生猪屠宰量已从7000余头增至目前的9000余头。四是积极争取资金扶持。2015年9月份以来,农行、农商银行共为和平社区发放小额贷款40余万元用于农业扶持,9名农户从中受益,并带动了30余人的就业岗位。截至2015年底,该社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762万元,高于全镇水平4个百分点。
二、总理考察后老城镇发展情况
总理考察结束后,老城镇从农业基础设施保障入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自主投资、项目资金整合等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和平社区高标准粮田、南部万亩粮田示范方的建设力度,投入资金420多万元对涉及8个村的7.2公里通村公路进行修建,对8.6公里沿线沟渠进行清理,对防护林、机井、电网等配套设施持续跟进,力保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打造精品农业生态圈。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指示精神,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围绕“做精做细农业”的方针,制定了“巩固、发展、提升”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思路:
(一)科学布局,发展好农业产业基地。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将6个产业基地作为农业发展规划的支持重点,力促生产上规模,经济上效益。6个产业基地,即万亩粮食示范基地,花卉苗木基地,莲藕种植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蔬菜大棚生产基地,以及依托邑源乳业形成的北街奶牛养殖基地。通过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进一步培育优势资源,实现集群发展。201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
尹家堂社区的朱广宸通过土地流转的模式集中了1700余亩土地,全部种植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并购置了大型旋耕耙、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从犁地、播种、除草,再到打药、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总理视察之后,朱广宸更加坚定了对农业发展的信息,在农业部门和镇政府的指导下,对合作社的经营思路进行了调整,继续投入了100余万元补充了大型农业机械,并形成了以粮食种植为主,兼营蔬菜、果木等经济作物,同时对周围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和农业机械出租的经济思路。目前,该合作社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常年可解决劳动力10余人,农忙时节可产生40余人的劳动岗位。
(二)强化引导,提升好农业规模效益。一方面,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有序引导,提升耕地种植的规模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以单位产出的效益提升带动农民收入的水平提升。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本地的农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同现代化的农业企业对接,把农业的发展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目前,老城镇已流转土地320公顷,成立了专业化农业合作社22家,拥有社员133人,带动了10家种植大户和93家畜禽养殖大户的发展。 尹家堂社区的“职业农民”谷广伟领导的广福田种植专业合作社旗下有连片土地300余亩,通过与专业种子公司和农业科研机构合作试验项目,他获取更加的收入要比一般的种植大户要更加稳定、实惠。一方面,试验机构提供试验用种子或肥料,并制定种植方案;另一方面,合作社则负责具体的日常耕种管理。作物收获时,试验机构只取走少量样品和试验数据,剩余的则全部归合作社所有。去年以来,该合作社陆续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沃施种业等相继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准备尝试公司化运用,提高管理效率。
(三)整合资源,树立好农业示范品牌。通过深入挖掘温室大棚蔬菜、立体农产品种养殖、食用菌等一批优质农业项目发展潜力,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努力打造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区,把农业资源与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实现农业产业的特色化、品牌化、旅游化、效益化,发挥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引领示范作用。目前,新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蔬菜、丰盛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立体种植养殖以及银发菌果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已经成为老城镇一张张“农业名片”,对周边客商的吸引和辖区农户的带动,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王家庄村王建池经营的许昌新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一个蔬菜大棚起家,目前已经是集种植、养殖、销售、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营方式,流转土地300多亩,主要种植绿色瓜果蔬菜,兼具生态养殖,年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17座,蔬菜深加工中心1个。去年以来,该公司又在园区规划了温室育苗区、生态养殖区,计划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方法,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和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产品。通过近一年的发展,该公司已发展种植户近760户,解决附近村民近800人就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加大扶持,培养好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围绕产业,优先选择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务农青年、打工返乡户、农村“两后生”进行重点培养,储备农村创业兴业的生力军。二是通过与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对接,利用专业技术推广,在蔬菜、果木种植加工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引导。三是完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保障扶持政策,维护农民正当权益,让种田能手可以承包大量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高收益,并积极帮助对接农业保险,做好农业补贴发放工作。截至2016年4月,全镇已发展有农业服务机构6家,拥有专业农技人员32人,2015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347910元,12700余户农民从中获益。
大赵庄村退伍复员军人赵杰成立的丰盛连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依托河南省乾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发展莲藕种植销售为主间作养殖黄河泥鳅的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0户,各类管理技术人员6人,莲藕种植基地1400余亩,孵化黄河泥鳅、锦鲤、鲫鱼近170万尾。去年以来,该合作社已建成了80亩育种莲藕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增加反季节大棚莲藕30余亩,并依靠“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思路,形成了种植、销售、加工、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目前,该合作社又在东关社区发展了合作社员,吸纳附近富余劳动力100余人,亩均利润可达7000余元。
《老城镇深入贯彻李克强总理考察指示精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changge/48303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