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许昌新闻 > 长葛市新闻 >

长葛市农林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

[摘要]长葛市现辖10镇2乡4个办事处,363个村民委员会,2583个村民小组,20.2万个农户,农业人口58.04万人,全市农业生产总值4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6元,总面积650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67.5万亩,人均耕地1.2亩。近年来,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优...

长葛市现辖10镇2乡4个办事处,363个村民委员会,2583个村民小组,20.2万个农户,农业人口58.04万人,全市农业生产总值4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6元,总面积650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67.5万亩,人均耕地1.2亩。近年来,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我市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015年成功申报为国务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受到中央电视新闻频道、财经频道和河南省电视台采访报道。现将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随着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或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目前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7.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6%,参与土地流转的种粮大户116家,农业公司1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6家,家庭农场60家,其中,流转面积最大的是河南豫粮种业公司在我市现代农业试验区内流转土地1.5万亩,并吸引国家“2011现代农业试验区”落户长葛。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户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局委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土地流转工作。

(二)健全工作机构。一是组建了长葛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经市政府同意,市编委会批准,组建成立了许昌市首家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全市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纠纷调解和仲裁等相关工作。二是成立了长葛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制定了仲裁委员会章程,聘任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23名。三是成立乡村两级土地流转组织,全市16个乡镇、办事处成立了有主管农业副职及农业中心主任负责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并组建363名农村土地流转村级信息员队伍。四是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抵押贷款提高评估、担保、抵押、交易平台。

(三)完善各项制度。土地流转是我市重点工作之一,是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战。为加强这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岗位责任制、信息发布制、备案审查制、档案管理制、纠纷调解制、风险预警制等六项制度,规范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明确服务内容,确保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二是对全市土地流转合同进行登记备案,严格按照《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合同法》的要求,市、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分别按照职责权限对全市土地流转合同进行了备案、登记和鉴证,同时对合同的合法、真实、有效性进行指导和纠正。三是对流转大户的经营能力进行调查,对其资质、前期效果、发展方向、社会影响等全方位考察,防止在流转过程中损害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利益。

(四)制定优惠政策。2011年,长葛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意见》(长政〔2011〕52号),对首批流转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亩以上的流转业主进行资金补贴,共补贴1000多万元。2013年,又出台了《长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意见》(长政〔2013〕43号),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全市纯粮种植大户农业保险实行全额补贴,提高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对流转期限5年以上且达到一定规模的纯粮种植大户,允许其在流转土地范围内按比例使用生产管理和生活用房、晒(堆)场等临时性配套设施用地。

(五)提供服务保障。一是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粮食生产”行动,对200亩以上种植大户派出有高级职称的农艺师进行无偿技术指导。二是市植保服务合作社与所有土地流转业主签订病虫害防治协议,全程负责监控,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解除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

(六)加强基础管护。市政府成立高产创建示范方管护办公室,以高产创建为载体,加强对示范方内流转土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管护。每个示范方确定1—3名专职人员,专门负责高产创建示范方内排灌沟渠、地埋管道、桥涵闸坎、电力设施、机井设备、田间道路、防护林网的管护。同时,成立了用水协会,明确了井长、河长、路长“三长制”。

(七)大胆探索实践。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市和河南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我市结合多年来土地流转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实践土地流转的新模式,提出了构建“长葛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的设想。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的基本架构由联合总社(河南豫粮种业有限公司)、分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村级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组成。以联合总社为龙头,以“2011现代农业试验区”为核心,以河南农业大学和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支撑,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以村级农民合作社和农户为主体,以中原农险为保障,以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为协作单位,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长葛市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推动全市农业全部纳入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互促共赢,产业、要素和利益紧密联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发展同步推进。

三、取得成效

(一)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向种粮大户、公司企业集中形成一定规模后,业主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土地产出效益。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可以无风险地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农民还通过为承包者服务、外出务工或自主经商来增加收入,有效改变了农民撂荒或消极种地的现象。

(三)促进了农民分工分业。土地流转改变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时,促进农民从单纯种养业向从事农业技术、市场服务等身份转变,出现了一批农产品营销专业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

(四)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的加快,有利于经营者按照农产品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调整种植业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全市的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种植项目发展较快,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促进了农业板块经济的打造。

(五)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李克强总理到江苏调研时强调指出,下步工作重点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关键是土地流转,今后一个时期,看农业现代化进展、看新农村建设成效、看城乡一体化格局、看城镇化建设,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情况,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开关”。


《长葛市农林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changge/48764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