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30 13:46 我要投稿
中国共产党许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关于中共许昌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许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了赵庚辰同志代表中共许昌县第十一届委员会所作的《砥砺奋进、阔步跨越,为建设美丽开明幸福许昌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大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县委的工作,同意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过去的五年,是许昌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日益提升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是许昌县比较优势积累扩展、地位形象显著提升的五年,也是我们奋发有为、经受考验,夯实基础、团结奋进的五年。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十一届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建设美丽开明幸福许昌县,大力实施“1156”县域振兴规划,开拓进取,务实重干,圆满完成了县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成就,使许昌县站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大会认为,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既符合中央和省委、市委精神,又切合许昌县实际,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引领许昌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大会指出,未来五年,是许昌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更是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协调推动、好中求快、和谐惠民”总体思路,把握好中求快总基调,以开放带动为发展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动力、以壮大总量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根本抓手,着力扩大投资促增长、优化结构促转型、统筹城乡促协调、改善民生促和谐,加快建设美丽开明幸福许昌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会认为,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与省委、市委的要求高度一致,切合许昌县实际,必将有力推动许昌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要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根本动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持续推动转型升级,着力促进集群集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提升发展质量;要坚持协调发展,以构建“一中心四节点五镇区”城镇发展体系为引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市创建,优化发展空间、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着力加快城乡统筹;要坚持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开放发展,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营造开明环境,厚植开放优势,深化开放招商,着力打造开放高地;要坚持共享发展,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创新社会治理,改善民生民本,提升公共服务,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大会强调,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强化党建主业意识,从严管党治党,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县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要坚持思想建党,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打造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团队,提升执政能力;要加强组织阵地建设,持续开展党建提升工程,夯实基层基础;要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健全严密有效的制度机制,强化制度保障;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净化政治生态;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扬政治民主,凝聚发展合力。通过不懈努力,把全县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美丽开明幸福许昌县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大会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砥砺奋进、阔步跨越,努力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为建设美丽开明幸福许昌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许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许昌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cxian/42301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