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许昌新闻 > 襄城县新闻 >

一支盛开在民族戏曲百花园中的独秀——襄城县越调剧团

[摘要]经过半年时间的艰苦排练,1月20日晚,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县越调剧团联合编排的廉政戏剧《大明朱元璋》在县宣传文化中心正式开演,为新的一年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助推襄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一股强劲清廉之风。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经过半年时间的艰苦排练,1月20日晚,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县越调剧团联合编排的廉政戏剧《大明朱元璋》在县宣传文化中心正式开演,为新的一年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助推襄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一股强劲清廉之风。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呵护下,襄城县越调剧团敢于创新,积极拓宽市场道路,不断深入群众生活,演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戏曲节目,外树形象,内强实力,逐渐“唱”出一片天。每年外出演出150余场次,唱响许昌周边地区。

据剧团团长方爱枝介绍,襄城县越调剧团原为1955年成立的襄城县越调二团,1959年襄城县越调一团奉调许昌后,襄城县越调二团改名为襄城县越调剧团。1959年该团与其他兄弟剧团排演传统戏《无佞府》赴京演出,受到周恩来、陈毅等的赞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传统戏重新与戏迷见面,该团排演的《小刀会》《双灵牌》深受戏迷喜爱,演出场面火爆。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市场百花齐放,戏曲艺术由于自身未能适时地应对形势,演出市场萎缩,兄弟县市的越调剧团陆续“关门歇业”,仅存几家越调剧团也面临着缺少资金、新演员、新剧目的困难,苟延残喘,毫无生机。县越调剧团每年有150多场的演出,每场的收入大概有3000多元,还要应付各种开销,虽然剧团演职人员工资低,但是这些艺术家们还是尽力演好每场戏。“不管酷暑严寒,只要听说戏曲演出,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早早就把戏场围得水泄不通,群众爱听愿看,我们就尽力演好每场戏曲,不能愧对父老乡亲。”团长方爱枝笑着说。

剧团发展的根本是演员,有好演员,才能演好戏。为提高演出质量,2013年,方爱枝与全团人员挤出一部分资金,提高待遇,请了两名年轻的专业演员。同时,该团送演员到省里甚至国内著名的越调名角身边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培养剧团“台柱子”,以提高知名度和公众认可度,更好地为戏迷服务。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反腐倡廉,深得民心,我们越调戏曲抢抓机遇,排练演出反腐倡廉戏曲,群众既欣赏了戏曲,还能得到教育,达到双赢目的。”方爱枝告诉笔者,襄城县越调剧团及时了解群众文化需求,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创新、发展,趟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

“下一步,剧团打算从并不宽裕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请专业人员结合农村特点创作新剧,吸引更多的戏迷看戏、听戏。只有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剧本,才能得到戏迷的认可,有好戏,演好戏,剧团才有生命力。”方团长表示。


《一支盛开在民族戏曲百花园中的独秀——襄城县越调剧团》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iangcheng/32414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