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3 10:31 我要投稿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襄城县湛北乡马芳营村采访,听闻村中一名78岁的老太太王玉妮和善待人,孝老爱亲,群众无不夸赞,去年,她还被村两委评为“好婆婆”,所在的耿家还被评为“五美好家庭”荣誉称号。
在该村村主任王保立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耿家,只见大门紧锁。记者正疑惑之时,周边邻居上前搭话:“这个老太太闲不住,去东地剜地了。”在村内干净的水泥主干道尽头,记者看到了这位老太太。只见她弓着背,弯着腰,努力的用铁锹剜地,在碧绿的麦田地边隙,她已经剜了两分土地了,豆大的汗珠沁在额头上,刚从西山煤矿场回来的大儿子耿少坤心疼地接过铁锹,搀着老母亲到一旁的石头上歇息。
王玉妮和大儿子耿少坤在田间歇息
“人勤地不懒,翻点地,种些青菜,一家子吃不完。”老太太王玉妮笑着对儿子说。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太太连忙摆摆手,“有啥可报道的?都是俺应该做,人得讲良心。你对别人好,别人对你也不孬。”
看着天色已晚,老太太还惦记着家中半身不遂的老伴儿耿福全,便跟随大家一起回了家中,老太太王玉妮为老伴儿洗洗脸,喂点开水,忙活一番后,便和大家围坐在一起,拉起家常。
据耿少坤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家住同乡邻村的远房堂姑婚姻失败,膝下无儿无女的她搬回娘家,商议寻找赡养人。本有三儿两女的母亲王玉妮看着堂姑孑然一身,好不凄凉,心生怜悯,便将她接回家中,精心照料。过去十年后,患有中风的堂姑落下瘫痪,卧床不起,母亲一边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堂姑,一边还要照顾公婆。2004年,瘫痪在床十年的堂姑安详地去世,身上没有一点褥疮,2010年,耿少坤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这些年母亲细心照料却毫无怨言。“这个老太太很和善,对上辈老人照顾的,没啥说的,天热摇扇,天寒暖床,无微不至。”邻居耿钦、张秀月无不夸赞王玉妮的细心与善良。
王玉妮精心照料老伴耿福全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王玉妮老人和善照顾双亲,成为儿女们学习的教科书,老人每天开开心心,离不开儿孙辈的真诚敬爱和细心照顾。
“俺家老太太心态很年轻,特别和小辈们聊得来。虽然她现在跟着老三住,但兄弟和妯娌们每天都来看望他,和她说说话,挺好。”大儿子耿少坤告诉记者。
“三个儿子都在西山煤矿上开铲车,学点本事养家,呵呵…”提起儿子的事,老太太王玉妮一脸满足。
老太太王玉妮每天坚持干农活
正在聊家常之时,孙子耿如家和孙媳一起来看望王玉妮。还有两个月就到预产期的孙媳行动不便,缓缓走进庭院,老太太迈步向前,扶着孙媳,脸上绽放着一朵花。“马上就四世同堂了,这不,前几夜我也睡不着,就赶着给重孙子(女)做衣服,不管男孩女孩,我都喜欢。”
“奶奶,现在市场上啥样的衣服都有,别做了,眼睛不好。”孙媳李少华有点不好意思,小声劝着奶奶。“诶,集市上买得衣服哪有咱自己做的好,新鲜棉花胎,透气还保暖。”奶奶王玉妮拿着做好的小孩衣服,向大家展示。
“与人和善已经成了王玉妮老人家中最宝贵的家风,也正影响着马坊营村每个家庭,更是社会应该传播的正能量、好风气。”采访临近结束时,该村支部书记刘海涛告诉记者。
《襄城县湛北乡马芳营村老太王玉妮:和善家风美名扬》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iangcheng/34555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