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4 11:48 我要投稿
一幢幢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房屋,一条条平坦笔直、宽阔通畅的村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墙体绘画……在襄城县姜庄乡郜庄村,只见一幅幅美丽乡村新图景正渐次铺展。郜庄村的华丽嬗变,缘于襄城县自上而下正蓬勃开展的乡村环境提升活动。
郜庄村新面貌
今年以来,襄城县以城乡环境提升活动为抓手,注重创建常态化、提升农民素质、发挥公众评议,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圆老百姓的“美丽乡村梦”。
如何解开“垃圾围村”的困惑?怎样有效防止乡村环境反弹?让群众参与进来,充分发挥群众创建积极性!积极有效探索乡村环境提升长效机制,督查问责是关键!为此,襄城县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部门帮扶、社会支持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目前已形成“户投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机制,全县441个行政村环境提升工作实现市场化运作全覆盖,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成为乡村新常态。
范湖乡凹郭村美景如画
十里铺镇鲁堂村广场
“几年前,俺们这儿还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呢,房屋周边就是垃圾坑,那时候没想到能靠旅游吃饭。”位于首山脚下的湛北乡北姚村,依靠樱桃种植走上了生态致富的新路子。谈起以前的生活,该村支部书记侯铁蛋有些不敢想象。随着樱桃沟的名气上升,来村观赏樱花、采摘樱桃的游客络绎不绝,村中卫生不容小觑。
美丽的樱桃沟吸引众多游客游玩
乡村环境就是樱桃沟的“命根子”,不容有失。为此,北姚村按照“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转、镇处理”的创建模式,保洁员带薪上岗,全日保洁。“以前的臭水坑填埋后,改造成文化广场,早上都是听着鸟鸣声起床,感觉山间的空气都是甜的,鸟儿也多了起来,别提多惬意啦。”在村口开超市的高老板笑着说。
干净整洁的樱桃沟欢迎您
“每天晚上,俺村可热闹啦,跳广场舞、扭秧歌、书法、下棋,老少皆宜,大家在一起,就是图个乐呵…”每当夜幕降临,颍阳镇大路吴村文化大院内,伴随着动感的音乐,乡亲们纷纷登场,尽情展现着欢快的舞姿。这边,戏迷爱好者伴着声声丝竹,字正腔圆地演唱,好不热闹。
颍阳镇大路吴村干净的街道
房前屋后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路面平整了,街灯亮起来,乡亲们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吵架、拌嘴的少了,串门、学技术、比致富的多了,生活环境改善了,还是俺们老百姓得实惠!”颍阳镇大路吴村村民巴亚东感受着身边的变化,满心欢喜。
湛北乡马坊营村休闲广场
“现在乡邻们都很自觉,门前不远都摆设垃圾桶,走几步远,没人随手丢垃圾啦…”姜庄乡郜庄村66岁的保洁员杨军发拿着扫帚,认真地清理着村口的卫生。“个别群众不注意,随手丢垃圾,时间长了,他们都会脸红,显得不好意思。”
姜庄乡郜庄村保洁员清扫卫生
杨军发告诉记者,年初时,自己和三位保洁员每天都会清理生活垃圾8车,现在不足3车。群众文明素质提高了,乡村家园也变得更洁净、靓丽。
十里铺镇单庄村文化宣传墙
颍回镇街区宣传画
据襄城县文明办兼创建办主任李二晓介绍,为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县创建办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制作文化宣传版面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侧面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真正让“人人创建美丽乡村。创建成果大家共享”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同时,县创建办积极探索周观摩通报、月评比奖惩机制,组织工作人员每天坚持不间断对全县16个乡镇实施网格化巡回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盯死盯紧,跟踪问效,直到问题解决整改到位。目前,全县已投入资金2049万元,发放宣传单6万多张,粉刷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3700多条,出动车辆3900多台次、人员4万多人次。
一幅幅街净、村美、路平、灯亮、民富的乡村和谐画面正在汝河两岸徐徐展开。
《汝河两岸美景观——襄城县环境提升活动改善乡村“颜值”》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iangcheng/43812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