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许昌新闻 > 襄城县新闻 >

为有源头活水来——襄城县投融资工作纪实

[摘要]对长年在广东打工的襄城县范湖乡纸坊村村民谢亚锋来说,今年春节前返乡的他刚出兰南高速襄城出入口,便被彻底“惊”到了——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引线道路宽阔平坦,由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绿化带错落有致,两排路灯杆上挂着红色中国结,更是烘托出浓浓的节日...

对长年在广东打工的襄城县范湖乡纸坊村村民谢亚锋来说,今年春节前返乡的他刚出兰南高速襄城出入口,便被彻底“惊”到了——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引线道路宽阔平坦,由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绿化带错落有致,两排路灯杆上挂着红色中国结,更是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当他与在县城生活的“老表”娄永锋说起这事儿时,娄永锋笑着说:“别看你就几个月没回来,咱县变化可大着呢!改天,我领你到城里看看,明清古街、古城门都整好了,紫云大道、烟城路也都大变样。”

如今,像谢亚锋一样感慨襄城县城市面貌巨变的人不在少数——巨变背后,是去年“城乡环境提升年”“道路交通提升年”活动的成功开展,是“76511”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

2016年,襄城县91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4.4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谋划实施的25个道路建设重点项目,20条道路已建成通车,11条多年的“断头路”全面连通;超前谋划实施的“76511工程”,拆迁工作已提前完成……

“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襄城县县长李成告诉记者,2016年,襄城县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融资工作,共达成融资协议8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40亿元的目标任务,实际到位资金51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7.5%,支出资金27.3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县域要发展资金是关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近年来,襄城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与群众期盼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在产业发展还是在城市面貌上,襄城县都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欠账多、差距大。”李成说,仅靠有限的财政收入来建设,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可谓“难于上青天”。

“钱从哪里来”成为困扰襄城县发展的最大难题,也成为襄城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思考和关注的热点。

2012年,“捕捉”到中央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政策机遇,襄城县委、县政府于当年9月成立了襄城县城市开发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襄城县城开办)、襄城县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襄城县发投集团),一个负责城市建设,一个负责产业发展,任务只有两个字——“融资”。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襄城县已建成5个融资平台,总资产规模达83.17亿元。其中,襄城县城开办下设灵武、襄鑫、紫云、豫资4个投融资平台,襄城县发投集团除下设裕达开发投资1个融资平台外,还下设1家小额贷款担保公司。

融资平台之所以能不断做大做强,得益于襄城县委、县政府对政策的准确把握。

2015年12月,时隔37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2016年2月底,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召开。襄城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立即与省水利投资集团围绕城市水生态综合治理展开PPP项目合作洽谈,最终于当年3月成功签下35亿元的框架协议。

“根据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抢抓襄城县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系点’的机遇,我们去年还开展了‘城乡环境提升年’‘道路交通提升年’活动。实践证明,这与省委、省政府随后启动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不谋而合’。”襄城县委书记何天立说。

由于节点把握准、谋划超前,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启动后,襄城县行动快、效果好,目前全县已甄选上报6大类16个大项目82个子项目,概算总投资600多亿元,已落实资金60亿元。

专业人干专业事效率高速度快

2016年,全县项目融资37.4亿元,租赁融资14.8亿元,置换融资1.8亿元,设备租赁融资1.2亿元……这些资金既有政策性银行的扶持资金和专项基金,也有商业银行的项目贷款,还有社会资本。

一年89亿元的融资额,多渠道、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离不开一支专业的投融资队伍。

襄城县城开办主任李广军在财政系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2012年,县委决定成立县城开办,从县财政、国土、住建、交通等部门抽调懂经济、懂工程、懂项目管理的人员。我们7个人,边学习、边摸索,尝试着去融资。”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李广军感慨万千。

虽说面对的是“融资”这个新事物,但由于每个人都是所在领域的专业人员,他们很快融到了“第一桶金”。“第一次融资,没啥经验,想着先融资5000万元。结果,农发行的人说,钱太少,没法办。我们最后一咬牙,决定融资2亿元。”李广军说。

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得很充分,这笔2亿元的融资很快获批。正是依靠这笔资金,襄城县新城区道路框架建起来了。

在与金融机构不断接触中,李广军他们越来越感到融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除了轮流组织工作人员到北京、深圳、成都等地参加培训,襄城县还邀请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孙杰等国内知名专家前来授课,仅2016年已经先后举办4期投融资专题讲座。参加专题讲座的不仅包括融资平台的全体工作人员,还包括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通过培训让他们开阔视野、解放思想。

不仅如此,襄城县还聘请了北京万时智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专业顾问团队,专门提供投融资工作日常咨询、审查起草合同文本、出具咨询意见和化解平台公司与第三方争议等服务,并对政府重大决策酝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分析,提供专业书面咨询意见或建议,避免在融资工作中“走弯路”。

襄城县各融资平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赢得了金融机构的认可。“虽说融资工作专业性很强,但和他们打交道很省劲儿,什么事儿一说就明白,效率高、速度快,合作非常愉快。”中国建设银行襄城县支行行长郑亚攀说,“贷款程序的时间基本一样,影响放款效率的关键在前期对接洽谈。可以说,融资平台人员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融资速度。”

去年,中国建设银行襄城县支行共与襄城县委、县政府达成融资合作3项,资金累计12.5亿元。“在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洽谈时,为了加快融资进度,我们设计了一个全新的‘资产收益权’融资模式。”郑亚攀说,他们一开始担心全新的融资模式不被接受,没想到襄鑫公司负责人张伟伟“一听就明白了”,迅速达成一致,仅用时2个月就完成了4亿元的融资合作。

一周一例会部门齐协作

“去年4月,我们开始与县城开办对接城区道路提升改造项目融资工作。7月,2亿元融资资金便获审批通过,成功投放。”中国农业银行襄城县支行行长赵培成说。

原本没有半年批不下来的资金,仅用时3个月就完成了,让第一次与襄城县融资平台合作的赵培成更有信心。“今年,我们准备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力争在土地整理等项目上达成更多合作意向,为全县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他说。

“融资工作的高效率,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建立的融资工作联审联批、周例会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襄城县财政局局长朱增堂告诉记者,融资项目确定经批准后,县发改、财政、规划、国土、环保、文化等相关部门按照清单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提供各项融资申报要件;周例会上,针对影响融资进度的问题,各部门参会人员负责协调解决本部门的问题,“业主单位需要什么,只用到这个部门找参会的这个人就行,不用再逐个股室奔走,通过单位内部协调,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部门协作的“襄城速度”,郑亚攀夜深有感触。“在做棚户区改造融资项目时,时间非常紧。我们设计好融资方案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召集业主单位和相关部门,沟通确定工作流程、程序和时间节点。”郑亚攀说,在随后的方案实施过程中,环环相扣,全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没有耽误任何时间,确保了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提前谋划项目库决不让资金等项目

项目是融资的抓手和载体,直接决定着融资的规模、速度和使用效率。

2016年,襄城县不仅调整了城市规划,还谋划实施了“76511工程”等,设立融资项目库,为融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加快融资进度,襄城县建立项目储备制度,坚持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理念,今年在原有项目库基础上,又按照交通、农业、林业、教育旅游等行业分类,重新谋划了总投资600亿元的项目库,在未来持续推进;同时,谋划成立9个融资平台,按项目类别承担融资任务,提高融资平台数量和专业度。

“项目库设立后,将项目后置转变为项目前置。一旦上级出台相关政策或金融机构有某个领域的扶持政策,我们就立即启动项目库内的相关项目,争取融资工作主动权。”襄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郭俊涛说,“同时,我们还不断谋划新项目,纳入项目库,让项目等资金、决不让资金等项目。”

大量资金融来了,用好也至关重要。除了不让资金等项目,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融资成本外,襄城县还建立了融资审批、手续办理、资金拨付等制度,明确了还款来源,加强了对工程项目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等督察、监管,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融资工作的扎实推进,为襄城县这方快速发展的土地注入了强有力的“活水”。2016年,襄城县GDP330.2亿元,增速9.2%,高于目标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速11.6%,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283.3亿元,增速17.2%,高于目标2.2个百分点;公共预算收入14.8亿元,增速21.2%,高于目标9.7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一个个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还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坚定了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信心,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回民区棚户区拆迁、烟城路提升改造等项目为代表,拆迁工作不仅进展快,而且效果好,实现了公平公正、和谐稳定,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信访事件。”襄城县副县长赵胜业感慨地说,这充分彰显了襄城广大干部群众不怕困难、敢于担当、敢打硬战、能打胜仗的“襄城精神”,开创了城市发展的“襄城模式”,创造了项目推进的“襄城速度”,重塑了襄城对外整体形象,留下了深刻的“襄城印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襄城县委、县政府将紧紧抓住郑许融合发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等重大机遇,继续树立借力发展的理念,利用投融资平台,包装更多项目,融得更多资金,实现融资100亿元,为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新襄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襄城县委书记何天立表示。


《为有源头活水来——襄城县投融资工作纪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iangcheng/56025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