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3 19:16 我要投稿
自启动小麦托市收购以来,该县整体收购形势并不乐观,截至6月20日,全县共入库政策性粮2880吨,与去年相比锐减,究其原因,主要呈现“三大矛盾”。1、收购质量标准与农户小麦品质较差的矛盾。由于小麦收获时遭遇连续降雨,经雨麦田占55%、水分多在15%至20%之间(国标12.5%以内)、不完善粒多在10%---15%以上(国标8%以内)、其中霉变粒在5%以上,远超出国家质量标准,属“等外麦”。粮食企业小麦收购质量要求与农民出售粮食的期盼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希望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处理小麦。2、托市收购价与市场收购价的矛盾。目前市场收购价(1.05-1.07元/斤)与托市收购价(三级1.18元/斤)价差较大,种粮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会特别关注托市收购价格,市场粮价与农民期望价存在明显落差,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一定损失,随行就市形成的市场收购价也可能引发售粮农户的不满,收购现场秩序将备受考验。3、托市政策面临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今年因灾害天气导致该县所产小麦近半质量低下,但另一方面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抬高,形成挤压态势,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因这些粮食不符合收购标准,如果粮食企业不收,农民只能选择保本将粮食卖给加工企业,现行粮食收储政策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针对这三大矛盾,特提出如下建议:1、做好粮食质价政策宣传。由于今年小麦水分普遍偏高,要抓紧动员群众晒粮,通知粮食经纪人严格控制粮食水分,务必把水分降低并控制在12.5%以内,否则在群众手中或在经纪人手中,都会出现发热霉变,对粮食企业收购入库不利。2、出台临时惠农政策。针对农民卖粮形势严峻形势,应明确不完善粒指标和检测标准,防止拒收小麦,化解购销双方矛盾。建议出台“临时收储政策”,把不完善粒指标适当放宽,缓解因质量不达标造成的卖粮难。3、延伸便民措施。小麦不完善粒特别是生芽粒、赤霉病粒较多,远超出国家质量标准,建议托市收购主体积极采取延伸服务措施,实施一筛、两耙、两吹、一清扫过程,确保把窝状杂质清理出去,延长收购周期,帮助农民减少因灾损失。4、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开展粮食收购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受理举报、投诉,严厉查处压级压价、克斤扣量损害农民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国家各项粮食收购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维护好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鄢陵县夏粮收购矛盾突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yanling/41861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