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1 18:40 我要投稿
“桂村乡民风淳朴,农业基础好,我们公司决定在该乡建成一座秸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企业,提升桂村乡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同欣公司企业代表王国柱对笔者说道。
麦浪滚滚,机声隆隆。桂村乡周胡村麦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奔波于麦田之中,吞进整垄的麦阵、吐出粉碎的秸秆、割出溜地儿的麦茬、打下金黄籽饱的麦粒……看着从机仓里涌出的成堆麦籽,老农满脸喜悦。“由于今年雨水充足墒情好,我们村坡地小麦成熟也早,村组干部安排有序,村里又新添了几台收割机,种子化肥充足,地里这么多麦到天黑就能收割完。”周胡村支书韩保亮指着那片麦地说。
桂村乡的地貌特征是岗坡加平原,土壤肥沃,西部主要是岗地和坡地,其中岗地占全乡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岗地麦收较早。
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夏”生产,早部署、早动员、早准备,加大机收、机播力度,想方设法整合资源,动员各类农机具投入到抢收抢种,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播种一块,全力确保小麦颗粒归仓,播种不误农时。
近年来,该乡贺张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里劳力短缺。6月1日上午,该村5组组长张卫许早早来到村北地,帮助缺少劳力的村民收割麦子。在张卫许的带动帮助下,5组村民张老汉的3亩小麦个把小时就收割完毕,加之好墒,紧接着就播种。“真是太感谢大伙儿了,大热的天,不使闲儿地装装抬抬,多亏了村里的义务帮扶队,要不是这人机慌忙哩,家里又没有人手,可真着急哩。你看这‘三夏’麦忙天,连收带种真让俺省心了!”张老汉指着装满麦袋的三轮车激动地说。据了解,该乡在今年的“三夏”生产中针对全乡的困难户、军烈属、无劳力户采取包保责任制,由乡、村、组党员干部组成义务帮扶队采取一对一帮扶,切实帮助他们抢收抢种。
今年“三夏”,该乡抓住时机加快土地流转、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依托农业产业化企业,拉长农业增效链条,提高农作物附加值。在原有恒天然公司、原菁丰农业生态园、许昌市五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规模企业的基础上,新引进了治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许昌县万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文中开头所提同欣有机肥生产公司,投资2亿元收集各地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杂物,经过沤化、发酵,处理加工制作有机肥料,使桂村乡建成全县最大的秸秆回收利用有机肥生产基地。届此,该乡初步形成了西部烟草、蔬菜,南部杂果、花卉,中部畜牧、瓜果,东部莲藕、中药材、景观树等产业格局。
为保证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该乡实行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严格做到“三发动、四到位、五必有”,即发动乡村组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与,人员、横幅、旋耕耙、帐篷到位,必须有值班服、袖标、交通工具、铁锨、灭火器。乡村组干部责任到人,明细到地块,动静结合不留死角,24小时全方位严防死守,奖惩分明,由过去的秸秆禁烧要我防转化为我要防,有效提高秸秆禁烧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工作局面。乡里成立4支禁烧巡逻队,配备21台旋耕耙,15架风力灭火机,1台消防车,各工作区1台洒水车,做到人机合一,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目前,该乡小麦已收割3万亩,抢种28000余亩,“三夏”生产全面有序推进。
《桂村乡让群众“三夏”更省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cxian/41721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