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08 10:18 我要投稿
十二五期间,襄城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部与群众的努力下,扎实落实稳增长保态势的各项措施,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指标增势好、金融服务企业好、工业经济运行好、房产促销形势好、创新驱动发展好、民生保障好”的“六好”局面,人民的幸福指数也节节攀高。
日前,襄城县7万吨石墨电极项目二期工程奠基开工,县委书记何天立来到了现场,关注着襄城石墨产业发展的又一次突破。这个场景反映着襄城人民上下齐心、共谋发展的决心。五年里,襄城是如何快速发展的呢?“襄城县的发展是万众努力、持之以恒不断奋斗出来的,能有今天开花结果的局面,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县委书记何天立一语点出发展要义,诠释时代的旋律。
为推动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成长性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增高。在此期间,建成了全县首个院士工作站,新建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城北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成为中西部最大的卫生用品生产基地。万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环境中成功挂牌新三板。
位于茨沟乡的占叶家庭农场,集种植、观光、休闲为一体,农场有固定工人100多人。眼下在农场的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内,黄瓜、番茄、辣椒等都已经成熟,工人们正在棚内忙着采摘丰收的蔬果,一片喜人景象。
县委县政府关注着农业,关心着农民的民生、民计,十二五期间,襄城县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因为这些,襄城县的农业经济才得以稳步发展。
时光匆匆如逝,步伐稳健向前,人民喜上眉梢。过去的五年,真的是襄城县厚积薄发的五年,稳步迈进的五年。
五年来,襄城县持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全县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累计超过80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这五年,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成为国家发改委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系点,城镇化率达36.5%,提高9.97个百分点;这五年,现代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单产、总产连续创新高;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拨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资金21026万元,保障了万千城乡贫困居民和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全县低保和五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五年,改革开放步伐扎实推进,全县共引进适用新技术、新成果462项,评定各级科技成果40项,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7项;这五年,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平安襄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六好襄城”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iangcheng/31061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