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7 10:48 我要投稿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时代楷模”燕振昌同志,用生命为我们诠释了“四有”内涵。他信念坚定,克己奉公,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弘扬“时代楷模”燕振昌精神,就要忠诚于党的事业,牢记使命,恪守为民情怀,以百姓之心为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追求,争做燕振昌式的好干部。
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在思想上敬重群众。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为党尽责,为民奉献。燕振昌同志44年如一日,4次放弃进城吃“商品粮”、提拔当干部的机会,下定决心留在水磨河村,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作为工作的追求。这源于他淡泊名利,心底无私,始终把岗位当作为民服务的平台,不求官位多高,只求为民办事,真正在思想上做到了敬重群众。学习燕振昌同志,就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敬畏权力、敬畏群众,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站稳群众立场,找准角色定位,倾情倾力,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群众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以百姓忧为忧,始终在感情上融入群众。燕振昌同志始终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经常深入困难村民家中交心畅谈,了解群众的疾苦忧愁,将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琐碎小事”写在本上、放在心上。他写下的94本日记里全是事关群众安危冷暖的事。学习燕振昌同志,就要亲民爱民,做到工作重心下移,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要经常接地气,把体察民情作为常态,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了解实情,多到群众意见多、怨气大的现场去理顺情绪,做到村情民意在一线了解、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困难问题在一线解决。只有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知晓群众最困难的事、最不满意的事、最希望解决的事,把群众当成家人对待,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来办,才能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要以百姓乐为乐,始终在发展上惠及群众。为官一任,必须造福一方。燕振昌同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己任,数十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带领群众办企业、建学校、建新村,使水磨河村成为长葛市第一个工农业产值亿元村,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他脚踏实地的行动告诉我们,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奋斗不止,时刻不忘为群众谋利造福,就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学习燕振昌同志,就要奋发有为,克难攻坚,把深沉的责任意识和朴素的为民情怀植于内心深处,以“有愧”之心求“无愧”之境,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勇挑重担,围绕“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化风险,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真正把责任担当体现在推动经济发展上,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体现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使广大群众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时代的声音召唤着我们。学习弘扬“时代楷模”燕振昌精神,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以燕振昌同志为标尺,担当有为,勤政廉洁,一心为民,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只要我们见贤思齐,创新实干,砥砺奋进,就一定会凝聚起推动幸福美丽襄城的强大动力,为致力打通“六路”、建设“五型许昌”作出应有贡献。(中共襄城县委书记 何天立)
《恪守为民情怀,勇挑发展重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iangcheng/34869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