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许昌新闻 > 襄城县新闻 >

以地为“纸”写人生——记襄城县农民书法爱好者辛国富

[摘要]本报记者 李建山 通讯员 郑志磊 每晚夜幕降临,在襄城县市政广场上,总有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手持自制大毛笔,蘸着水在广场防滑地砖上“挥毫泼墨”,尽情书写劝善类、毛主席诗词及名言警句,吸引着很多群众驻足欣赏。 “老辛,再写一首《沁园春·雪》,看...

本报记者 李建山 通讯员 郑志磊

每晚夜幕降临,在襄城县市政广场上,总有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手持自制大毛笔,蘸着水在广场防滑地砖上“挥毫泼墨”,尽情书写劝善类、毛主席诗词及名言警句,吸引着很多群众驻足欣赏。

“老辛,再写一首《沁园春·雪》,看你写得真得劲……”“没事就来写写,兴趣爱好不错,能陶冶情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对书写的男子的欣赏。据围观群众介绍,书写男子叫辛国富,每天晚饭后就会来这儿书写毛笔字。

今年57岁的辛国富是襄城县紫云镇谢庄村人,目前在县城定居。上学期间,他就深深地爱上了书法,每篇文字清秀的作文,总能赢得老师的赞许和同学们的夸奖。由于家庭贫困,再加上兄弟姊妹多,1976年高中毕业后辛国富便开始打工,和父亲共同撑起这个家,先后做过木匠、建筑工、厨师。不管职业如何变化,爱好书法的辛国富心里一直深藏着一个想法——重拾毛笔。

早在做厨师的时候,年轻的辛国富写出的菜单就已经成为饭店的“招牌”。苍劲有力的字体,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现在,老伴儿和儿女们都很支持我。每天饭后闲暇没事,我就和几个书法爱好者一起,到广场上交流切磋一下。”辛国富说,老伴儿宋秋梅看自己对书法这么痴迷,索性让儿子将衣柜上的钢棍拆下来,找来一块厚海绵,用剪刀剪成毛笔头形状,还把不用的饭盒拿来盛水,帮助他练习书法。“以地为‘纸’,写起来不仅舒服,还环保省墨。”辛国富诙谐地笑笑。

现在,在辛国富的影响带动下,襄城县市政广场的书法爱好者已经发展到4个人。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交流切磋,共同提高。“现在生活好了,闲暇时间也多了,能写写画画,与志同道合的同志交流一下,我很开心,也很知足。”辛国富一脸幸福地说。


《以地为“纸”写人生——记襄城县农民书法爱好者辛国富》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chang.yuduxx.com/xiangcheng/41578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